《色彩构成》课程标准发表时间:2022-04-19 15:10 《色彩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 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寿山石雕、脱胎漆器、软木画、装潢、漆画专业 适用阶段:中职阶段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1、课程性质:电脑美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漆画、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雕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 2、设置目的: 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统称三大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基础课,也是设计基础必开课。色彩构成是研究和利用色彩要素的搭配原理、规律、法则、技法而获得色彩审美价值的学说。对色彩构成的学习和研究,为以后的应用型设计专业课程中关于色彩的运用具有指导和决定性的作用。色彩构成对于设计乃至其它视觉艺术的创作实践,均具指导意义,在本专业课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关课程的关系: 色彩构成属于设计基础类课程,在应用型设计课程开设之前学习。学习期间应结合平面构成课程内容研究和掌握形与色结合应用的关系,对装饰基础、文字与标志设计、版式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装潢设计、广告设计、CI企业形象设计、工艺美术类漆画、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雕等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在色彩搭配上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二)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之一,要求学生从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角度研究色彩关系和色彩的心理效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色彩设计能力,掌握色彩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性质、调和、对比关系,掌握色彩的表现手法,培养对于视觉艺术形式中的色彩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通过多种课题的色彩构成训练,使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要素、配色规律、色彩心理等基础知识,达到能够熟练运用色彩配色原理和技法进行色彩设计应用的目的。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8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要求学生能深入研究光色的明度变化、纯度变化、色的并置等视听感觉效应,应用不同的色彩组合、搭配,构成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图像效果。 (二)方法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知识,使学生从色彩的知觉和心理的效果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手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为基本要素,利用色彩的空间量与质上的可变幻性,按照一定的色彩规律去组合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创造出新的理想的色彩效果。通过色彩构成作业,强化对色彩的认识,为设计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能力: 1、提高学生对色彩构成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色彩构成表现能力,并为以后的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4、拥有较好得设计洞察力和较好的时代进步感以及优秀的立体构成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一)学习情境设计与时间安排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四、实施建议 (一)参考教材 《色彩构成》“十四五”规划教材,由张静、马文娟编著 《构成——色彩构成(第二版)》,张殊琳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12月。 《色彩构成》江波 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年7月。 五、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建议采用启发式讲解与实际操作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在能力培养上,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美的能力。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互相点评,共同进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色彩构成实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发现变化规律,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知识的目标。 (二)、评价方法 采用阶段性考核方式总评考卷成绩,考试时间根据课程内容进度采取随堂命题式开卷考试。考卷内容包括色彩归纳(考核学生色彩概括和色彩表现形态的能力)、空间混合(考核学生对色彩明度、纯度、色相三要素以及色彩配色的基本知识的掌握)、色彩调和(考核学生对色彩对比、和谐配色方法的掌握情况)、色彩心理(考核学生对色彩具象与抽象联想的知识掌握程度)。 最终学生成绩根据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的方式评定。 (三)教学条件 1.多媒体教室应具有一台多媒体计算机、一台高品质投影仪(投影仪兼具有实物投影功能)、平整课桌、专业实训室。 2.配备各种形式色彩构成的实物教具和范画。 3.配备必要的绘制工具,如:直尺、曲线板、颜料等。 (四)教材编写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学内容应与平面设计专业课程相融合,为后续开设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服务,做到学以致用。 2.教材应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平面构成所涉及的各项任务为主线,由易到难,合理安排教材内容。在形式上应适合中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简洁明了,图文并茂。 3.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教材应有企业专业人士参编,根据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设计相应的技能训练。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强大,为人类提供了最为广泛的教学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了解教育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将有利于高效地获取资源,也能更好的在实际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
附教学计划表一份: 2021-2022学年 第二学期 教学进度表 学科 色彩构成 班级 21漆画(2)班 任课教师
2021-2022 学年第二学期 授课时间:2022年2月16日——6月30日 每周授课时数:4 课时 学期总课时数:80 课时
文章分类:
专业课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