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导游》课程标准发表时间:2022-04-19 14:20 《模拟导游》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说明 1、课程名称:模拟导游 2、课程性质 以专业技能课为主,理实一体。 3、课程地位与功能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学生开展导游服务工作入门课程。其功能在于让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理论知识更生动化,更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学生将来成为一个合格导游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导游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参考国家要求导游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工作能力,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同时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实地调研、小组简报、知识竞赛等活动项目来组织教学,提倡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倡导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教学情景化、教学信息化,激发学生广泛涉猎、深入研究掌握各方面知识的兴趣。本课程建议课时为54课时。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与地陪导游服务相关的知识,如地陪导游服务的内容、类型、特点等常识,旅行社业务知识、入出境知识、海关知识、交通知识、货币知识、礼貌礼节常识、医疗急救常识,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等 2、职业能力目标 ·能有较强的时间观念、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的职业道德 ·能够深刻理解旅游接待计划的内容,针对旅游团队的具体情况收集资料,储备知识,作好各项准备,落实具体的接待事宜 ·具备1~2项活跃旅途气氛的技巧 ·能运用团队组织技能,遵守导游服务标准,为游客提供迎接服务、入住服务、参观游览服务、餐饮服务、安排各项社交和娱乐活动、离站服务等各项导游服务 ·能有较强的旅游安全意识,做好提醒、警示工作,维护游客的人生、财物安全 ·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变能力,把握原则,妥善处理旅途中的各种突发事件,解决游客的问题 ·能与游客和相关接待单位人员沟通协调,倾听游客的意见,满足游客的个别要求 ·能够严格执行旅游接待计划,监督各接待单位(餐饮、住宿、交通、景点、商店、文娱场所)的服务标准及质量 ·能有较高的讲解与审美引导技能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答复游客的询问 ·能够适度地向游客推销旅游景点与旅游商品 ·能够熟练办理各项财务结算手续 ·具备一定文字表达能力,能完成带团总结、各项突发事件的书面报告 四、课程内容和具体要求
五、实施建议 1、参考教材 《模拟导游》,“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经全国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许静、宫庆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9月第二版。 2、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贴近岗位,形成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着眼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导游服务的工作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 (1)教学方法 课程充分体现“工作过程导向”、“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工作任务驱动,综合运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设计、教师评价演示,辅之以讲授等多种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活动,提倡做中学、边做边教、边做边学,实现“教、学、做“和谐统一。 (2)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应用多媒体、投影、模拟导游教学软件等教学辅助资源,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并应该为教师留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余地。 3、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所学法律知识在实际导游服务工作中运用能力的培养,强化项目教学,注意以项目任务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不仅掌握各知识点内容,而且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在何时、何地、何处运用的认识。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做出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学习兴趣,达成本课程的学习目标。 (3)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挂图、多媒体、视频、实地踩点等方法,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情景化、教学信息化,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4)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4、教学评价 (1)评价要紧密结合导游资格考试的要求。 (2)突出过程评价与阶段评价,结合课堂提问、模拟操作、课后作业、作品展示、阶段性测验等手段加强实践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评价。 (3)强调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4)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模拟操作、成果展示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5)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5、考核与评价 (1)教学中,建议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包括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项目评价等评价方法,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反映学生能力的评价结果。评价标准参照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导游业务部分的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2)本课程在第二学年下学期结束,将在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考试合格者获得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3)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综合过程评价、项目评价,期末考核等评价学生成绩(见下表)。使模拟导游教学评价向内容多元化、实战化和动态化发展。 课程考核成绩表
6、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学习的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议多校联合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利用效率。 (2)注重仿真模拟实训软件的开发利用,让学生置身于仿真教学软件构建的虚拟学习平台中,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方案和模拟训练,激励学生通过自主训练来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为学生规范掌握从事导游服务的基础知识、技能提供有效途径。 (3)搭建产教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旅游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阶段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4)积极利用网络、图书、电子读物等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扩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空间。 7、劳动教育 《模拟导游》专业特点,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生活劳动要素,劳动教育与模拟导游所涉及的六要素相结合,可挖掘丰富的生产性劳动教育课程。在带团旅行中实施劳动教育组织学生:(1)学生通过集体生活的劳动养成独立生活的劳动能力,培养集体生活责任担当意识;(2)教师设计生产性劳动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感悟劳动,内化学生的劳动认同,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创新意识。(3)增强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水平,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4)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做好校园环境秩序维护,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5)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培育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坚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认可劳动不分贵贱,任何职业都很光荣,都能出彩。 8、课程思政 《模拟导游》课程是学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学校的小导游社相结合,培养学生强烈的导游服务职业道德意识和导游服务意识、导游市场竞争、创新、价值意识和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民族精神及其爱岗敬业的思想品质。 在开展《模拟导游》课程的过程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创新方式、改进手段、拓展渠道、形成协同效应,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学生以人生启迪,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六、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导游服务专业(三年制、3+2五年制)。 附授课计划表一份: 2021-2022学年模拟导游 第 二 学期 教学进度表 学科 模拟导游 年(班)级 20旅游、20导游五年专 任课教师:
文章分类:
专业课程标准
|